近年来
【资料图】
未成年人在网上向主播“送礼物”“打赏”
引发纠纷的事件
屡上热搜
近日
上海的刘先生发现
自己年仅9岁的女儿
偷用家中的备用手机观看直播
短短半个月内
累计向女主播打赏20万元!
2月末,刘先生夫妇在翻看银行卡流水时,发现了一笔上千元的直播平台支付账单,再往上翻看,类似的记录越来越多,金额累计高达20万元!询问后发现,原来是女儿偷偷使用放在家中的备用手机,对直播间的几十位主播进行打赏。
女孩告诉记者,因为使用的账号是爸爸的,性别写的是“男”,一些女主播会加其微信,再诱导她给主播打赏,自己并不知道会花出去那么多钱,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,女孩一直以为打赏的是“虚拟币”,而不是真金白银。
女孩
“主播跟我说,你能不能帮我涨一下人气值,然后我就问她要不要钱,她跟我说免费的,我刷完后发现那4个数字没变,我还以为是银行卡里面余额数值。”
其实女孩看到的
短信提醒中的4位数字
是银行卡的尾号
并非余额
被父母发现后,女孩向主播们表明自己未成年人的身份,希望退款,随后被拉黑。
事情发生后,女孩父亲刘先生立即向平台申请退款。为确认是否为未成年人本人打赏,平台也致电小刘,询问关于直播的细节问题,女孩全都一一回答。然而平台却表示,这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。
女孩父亲 刘先生
“每天沟通,平台每天都有新的要求,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,你怎么证明是未成年人在玩,他意思就是说,你家里有没有摄像头拍到是孩子在玩。那这个证据,我根本做不到。”
记者致电该直播平台,相关负责人表示,平台禁止未成年人打赏,如能够证实为未成年人私自打赏会进行退款,只是调查过程较为严格。目前,平台已帮助家长提供了直接证据,后续将按照平台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政策进行退款。
平台工作人员
“我们工作人员接到了家长反馈以后,对账号的打赏情况进行了核查。发现账号存在不符合未成年女孩使用的一些疑点,经过多次与家长沟通,根据家长提供的证据信息核实后,我们确认为未成年人私自打赏,后续将按照平台未成年人打赏的相关政策进行退款。”
法律界人士表示,未成年人充值退费难的核心在于:如何证明当事人是未成年人。这就是法律上俗称的举证证明。
上海善法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秦裕斌认为,未成年人特别是9岁的孩子,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。“既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就只能做与其年龄、智力相当的法律行为。因此,孩子在快手平台上对主播做出累计金额达19.5万多元的打赏行为,显然超出了一个9岁儿童的智力与年龄相匹配与适应的能力范围。因此平台方应当将全部的打赏金额返还。”
尽管多数平台
明确标注未成年人不得打赏
并开放“青少年模式”
对其行为加以限制
但实际情况下
未成年人仍能使用家长账户登录
为监管增添了不小的难度
看来
在履行保护未成年用户的社会责任上
仍然需要平台、家长、监管部门等
多方共同努力
话匣子综合自新民晚报、新闻坊
编辑:李彦豪
责任编辑:严萍
-本文完-
版权声明: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娱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